找到相关内容1317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远的信仰希冀——观音在民间

    永远的信仰希冀——观音在民间  作者:张总   "家家弥陀佛、户户观世音"。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。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。慈悲即观音,在中国妇孺皆知,深入人心。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,无形而无所不在,有"人类的仁慈保护者"之称。  智、悲、行、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,这就是文殊、观音、普贤、地藏。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。文殊表智慧、观音表慈悲、普贤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0651640.html
  • 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

     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,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。佛教基于这种观念,要求信徒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”,直至解脱生死,成就佛果。要想健康长寿,不完全在于吃得多好,保养、锻炼得多好,根本之道还在于有一颗平和仁慈之心,能广作善事。古来众多的高僧生活十分艰苦,衣食住行依戒规降到了极低的水平,而他们的寿命多数都能超过生活优裕的帝王、官绅,这值得世人深思。现代社会,人类因生活水平的提高、医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5854911.html
  • 佛教的转轮圣王

    的佛教信徒,也以正法安邦治国,更是佛教的护法长城。   佛陀入灭后,护教圣王以阿育王与迦腻色迦王为最著名。由暴虐无道到仁慈爱民的阿育王,佛法是他的治国理念,他深深明白,以武力来统治国家只能杜人之口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4555340.html
  • 达真堪布答:做火施为什么自观为观音菩萨

    要慈祥。观音菩萨多仁慈啊!要发慈悲心,感召那些众生,众生都生起欢喜心了,就敢来、敢拿了。你看,这都是有意义的,不是随随便便的观想。明白了以后,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去做。 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火施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1233595726.html
  • 厦门佛教协会召开年终会议

    【厦门佛教在线】12月31日报道:厦门佛教协会年终会议今天下午召开。 今天下午2时30分,在慈善会二楼会议室,民族宗教事务局蔡永华副局长,一处黄振辉处长,厦门佛教协会会长则悟大和尚,常务副会长定恒法师,副会长戒相法师、法云法师、法源法师、开敏法师、蔡友益居士以及秘书长净心法师,咨委会副主任圆智法师,副秘书长忠明法师、曾全民居士、能元法师、仁慈法师、竺冰法师、世澄法师、悟源法师、超波...

    佚名

    |厦门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0/01/17583996276.html
  • 什么是菩提心?

    的教导,结果35岁时获得了至上的成就。仲顿巴指出:“要竭诚地修习慈悲之心,要牢固地树立菩提之心。”“仁慈悲悯的菩提之心是完成自己和众生大事的条件。”仲顿巴曾对瑜伽师说:“瑜伽大师,虽然你能在耳边敲大鼓...格西波多瓦指出:“不论身、语、意做什么事情都要怀着仁慈悲悯的菩提心去做。”他还举例说明慈悲的含义。有一个老太太问格西波多瓦如何修行慈悲之心。格西皮多瓦说:“你应该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地对待所有的众生,这...

    佛子陀美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0617283768.html
  • 波 耶 王 的 故 事

      从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,名叫波耶。他当政时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,从不用武力,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,国内太平无事。武器、监狱等全部废除了,大家丰衣足食,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。  邻国的国王,听说这个... 老婆罗门说:“我早就听说波耶王对百姓非常爱护、仁慈如同天帝释对众生一样。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,就是要去他那里,可真没想到,他竟然已不在人世了。我又老又穷,为了到波耶王那里去,已经花掉毕生的积蓄,现在我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413316768.html
  • 什么是菩提心?

    结果35岁时获得了至上的成就。仲顿巴指出:“要竭诚地修习慈悲之心,要牢固地树立菩提之心。”“仁慈悲悯的菩提之心是完成自己和众生大事的条件。”仲顿巴曾对瑜伽师说:“瑜伽大师,虽然你能在耳边敲大鼓的条件下...指出:“不论身、语、意做什么事情都要怀着仁慈悲悯的菩提心去做。”他还举例说明慈悲的含义。有一个老太太问格西波多瓦如何修行慈悲之心。格西皮多瓦说:“你应该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地对待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慈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0239431.html
  • 日本国灵仙三藏是日中文化交流的先驱

    后记·嵯峨天皇》条中,才能看到些微史实。20世纪初,内藤湖南博士的研究阐明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的翻译,是“由唐宪宗敕命,宣梵文、笔受、译语由日本沙门灵仙担任”的。在圆仁慈觉大师的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中...荣耀,毅然来到了文殊圣地——五台山修行。在灵仙三藏逝去二十年后,前往五台山巡礼的圆仁慈觉大师写下了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一书。该书记道:灵仙“三藏自剥手皮,长四寸,宽三寸,在手皮上画佛像,把佛像安置于...

    冢本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2067493.html
  • 宗教精神性与世俗精神性

    这句话之所以有趣,是因为它在涉及同情与仁慈时,在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照、一种对比。我引述他的话:“同情是盛行佛教的东方的伟大美德。我们知道仁慈是基督教统治的西方的伟大美德,至少在言语上是如此。必须要选择吗?这样做有什么意义,因为两者并不互相排斥。但如果必须这样,我觉得我们可以说这句话:如果我们能够仁慈的话,仁慈当然更好。而同情则更加易于达到,它在温和上与仁慈相似,并且能够将我们引向仁慈。...

    让—弗朗索瓦·勒维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645132.html